10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四川基本建成体育强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2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2%。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体育强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提出了七大举措,覆盖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体育治理这七大层面。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具体举措主要集中在体育产业、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这三大层面,比如:积极申办大型国际性赛事,支持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全力振兴“三大球”,将四川打造成南方冰雪强省,布局海外训练基地;构建成渝体育产业发展主轴,突出打造冰雪、武术、山地、水上四大运动产业带,传承发展以峨眉武术为代表的四川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布局一批省级体育制造产业园区,支持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持续举办“全域天府”系列赛,大力促进体育消费……
到2025年体育消费超1900亿,到2030年体育制造业破千亿
在体育产业方面,《意见》提出,四川要加快形成“一核一轴四带五区”体育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即充分发挥成都“主核”作用,打造体育产业核心增长极;一轴,即构建成渝体育产业发展主轴,壮大成渝体育产业联盟;四带,即突出打造冰雪、武术、山地、水上四大运动产业带,发展特色体育产业;五区,即推动环成都、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地区打造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形成“一地一品”体育产业发展格局。
在冰雪运动产业方面,四川将积极推广“金针菇旱雪”,丰富群众身边冰雪场地设施,大力普及冰雪运动。在武术运动产业方面,四川将积极传承发展以峨眉武术为代表的四川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四川将加大力度推动体育制造业升级。四川将建立完善体育制造业领域“小升规”企业重点培育库,加大孵化培育力度。扶持骨干型体育制造企业跨阶成长,培育自主品牌。支持体育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布局一批省级体育制造产业园区。支持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力争到2030年,全省体育制造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为促进体育消费,《意见》提出要持续举办“全域天府”系列赛,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举办体育消费季活动。完善体育市场监管机制,建设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培育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支持成都创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到2025年,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1900亿元。
此外,《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对体育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体育强省建设。出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的政策措施,依法依规落实好支持体育事业发展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制定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研究完善建设用地标准,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
目到2025年建成2200个全民健身项目,培育10个知名健身赛事品牌
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统筹建设各类全民健身设施项目2200个以上,其中体育公园73个。推动全省2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各市(州)本级至少建有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公共体育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公共游泳馆、1个体育公园。
《意见》要求,四川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单位在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方面形成五级联动、部门协同、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体系,省级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农民工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市(州)定期举办本级综合性运动会,每年开展5种以上符合当地实际的体育赛事活动。县(市、区)每年开展3种以上赛事活动。乡镇(街道)每年举办2次以上赛事活动。村(社区)每年举办1次以上赛事活动。推进川渝两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开展。到2025年,全省培育10个以上具有全国或区域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
四川省将在全民健身领域重点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的群众性赛事活动。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冰雪季”等活动,不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19名,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人数达到100万名。
鼓励国企参与振兴“三大球”,探索布局海外训练基地
在竞技体育方面,四川省的两大重点是全力振兴“三大球”,同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
其中,在全力振兴“三大球”方面,《意见》提出要完善“三大球”训练、竞赛体系。持续办好省级“三大球”城市联赛,探索将城市联赛积分计入省运会成绩,积极组织参加全国“三大球”城市联赛。加快推进国家级俱乐部和国家基地建设。合理布局市(州)重点发展项目,推动各市(州)积极规范开展各级各类联赛。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振兴“三大球”。
在发展冰雪运动方面,四川将高质量发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单双板滑雪、冬季两项、速度轮滑等重点项目,积极举办冰雪赛事活动,努力将四川打造成南方冰雪运动强省。
在创新竞技体育发展体系方面,将推进省运动队办队模式地方化、院校化、社会化、企业化。制定竞技体育发展激励政策,建立竞技体育公共投入效益评估体系。建立市(州)政府、高校、社会、市场、个人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竞技体育运行机制。
在竞技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半军事化”管理,扎实推进“换芯计划”、“选星计划”,建设“训、科、医、教、服”一体化训练基地,建设国家青训中心,布局海外培训基地。
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方面,四川将建立健全体育赛事标准和评估体系,完善竞赛分级分类监管机制。积极申办大型国际性赛事,支持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在扶持职业体育方面,四川将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职业体育,建立职业俱乐部奖补机制,培育1至2个“金牌俱乐部”。支持四川体育俱乐部有限公司加快发展,鼓励市(州)组建体育俱乐部公司。
附: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文截屏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