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将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80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600个、市民运动球场150片、市民健身驿站80个。
2022年,上海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4平方米(较上一年增加0.09平方米)。
全市现有各类体育场地56188个,其中:符合国家统计标准的体育场地51350个,上海市可利用体育场地4838个。
上海共设计5元、10元、20元、30元、50元、80元六类面值的通用体育消费券。
上海体育产业联合会是上海历史上首个在体育领域由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的企业代表组成的社会组织。
据体育大生意了解,相关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操作指南要到六月中旬才能正式出台。
用好体育发展等专项资金,采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健身场馆等扶持。
上海市体育局印发《关于在方舱医院推广八段锦、太极拳运动的工作方案》。
双方将在群众体育、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等多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完善“上海赛事”品牌认定体系,持续推进赛事影响力评估,优化赛事发展扶持政策,引导更多赛事走市场化、品牌化发展道路,进一步释放“上海赛事”综合效应。
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65万亿。
2022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将于1月-11月举行。
近日,2022年上海市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计划(第一版)发布。
发布会现场,这18项赛事的办赛机构获颁“上海赛事”品牌认定证书。
鼓励引进体育用品和健身娱乐的旗舰店、体验店,发展体育“首发经济”和“首店经济”。
《方案》提出,重大体育赛事经济影响超过1000亿元,达到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相适应的水平。
11月2日,上海市体育局发布了“上海赛事”品牌认证申请指南,并开放申请认证评级。
上海市体育局与沃尔沃汽车积极探索,为上海退役运动员的就业、转型提供帮助。
至2025年,上海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大于等于71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超过36%
会议指出,对标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和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上海市体育场地设施还存在一些不足。
协议明确了双方在体育赛事、全民健身项目,以及体育场场馆场景、体彩等相关领域的金融业务合作内容。
该指引文件将适用于在上海市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市级体育赛事(国际性赛事恢复时间按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要求执行)。
上海市体育局要努力将疫情对体育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不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银健体贷”聚焦体育制造、体育贸易及体育服务三类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