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2021年,2022年冰雪场地均有增长。
2023年全年计划在京举办体育相关展会活动近20场,举办不少于9000场的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北京文化、体育、娱乐业(体育)发展综合排名前100企业名单发布。
认真筹办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文化旅游区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鼓励市场化体育展会在京举办。
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及时做好有组织的登山、探险、徒步、骑行、涉水运动等相关活动人员的预警工作。
自今年五月以来,北京市体育局已经三次通报过数十家体育企业在疫情下违规。
举办第九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活动,发放冰雪体验券10万张。
连续7日内无社会面新增病例的行政区,自2022年7月2日起,全面恢复青少年体育培训活动(利用地下空间进行体育培训的暂不恢复开放)。
6月9日以来,北京市区两级体育行政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2514人次,共计检查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1162家次,发现存在问题18项。
严格督导所有进场人员进行测温、扫码登记,逐人查验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严把体育健身场所“入口关”,严格落实“逢进必扫、逢扫必查”的要求,确保体育健身场所安全有序运营。
自5月16日以来,北京市、区体育部门共抽查检查600余家体育健身场所,发现13家企业仍存在违规开放问题。
北京市体育局公布体育行业疫情防控违规线索举报电话:87244892。
在全市范围内暂停健身房等室内体育场所经营活动。
体育经营单位应坚持预约方式提供服务,根据各区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做好分时段预约限流、外围疏导等措施控制人员流量,最大限度降低聚集风险,从紧控制聚集性健身活动。
全市暂停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展销促销等大型聚集性活动,暂停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课程及培训活动。
五一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
北京市体育局印发《关于做好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准入审查工作的通知》,对体育培训的登记条件、教练资质、场地规模、课程内容等八个方面进行准入评估。
根据首都疫情防控的需要,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暂停体育类校外机构的线下培训活动。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孟强华表示,在做好大型体育赛事疫情防控前提下,推动中国网球公开赛复赛。
1月12日,北京市体育局微信平台“体育北京”从11个方面总结2021年北京体育工作,认为2021年北京市体育工作全面实现了各项目标,在冬奥会筹办、全民健身、“两运”参赛、体育产业等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申请人以书面(含电子文本)形式承诺其符合办理条件,审批服务部门当场作出决定的许可审批方式。
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关于命名2021年北京市体育特色乡镇的决定》。
北京市体育局会同市应急局组织编制了《北京市攀岩场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目录》和《北京市健身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目录》。
12月1日,北京市体育局印发《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做好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京体产业字〔202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