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为辞职罗生门:当NBA职业经理人迷失在CBA江湖

文 / 付政浩 来源于 体育大生意 2020-07-23 08:23:40
在王大为离职后,姚明需要选择一位既懂NBA业务又熟悉CBA人情世故的CEO。
王大为辞职罗生门:当NBA职业经理人迷失在CBA江湖

作为CBA公司首任CEO,王大为在任仅仅422天后就黯然辞职。相比于CBA过去一年高调推进2.0品牌升级计划以及6月份在国内率先宣布复赛时的热情洋溢,CBA公司选择在周末的深夜用一句话公告来宣布王大为辞职,其微妙程度和个中隐情顿时引爆了舆论。目前,王大为已进入休假状态,心情渐趋平静的他坦言不会再谈论CBA之事。但在他转身离去的背后,中国篮球江湖围绕他的声音依然纷纷扰扰。

目前,不仅关于他离职原因的猜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版本,而且业内对于他任内功绩的评判也出现了两种有些割裂甚至对立的评判。相比于对桃色花边的热议和揣测,后者无疑才是一个更值得深思的现象,甚至折射出了CBA职业化进程中关于目标和现实、高大上的包装与接地气的务实、职业经理人的远见与中国篮球人的脚踏实地等方向性和实操层面的诸多分歧。王大为虽已成为过去,但围绕他所折射出的理念分歧很可能会左右下一任CBA公司CEO的选择标准。

王大为的离职似乎成为了一桩罗生门。围绕他离职原因出现了两个版本,广为人知的第一个版本恕不赘言,资深篮球评论员苏群老师则讲述了另一个版本,但又或许其中涉及隐情,逻辑上又无法令人完全信服。王大为本人很客气地谢绝了体育大生意的采访,只是表示谢谢各方关心,清者自清,时间会告诉答案。大有功过任有世人评说之意。

鉴于王大为本人不愿再提旧事,体育大生意询问了一些CBA公司员工、CBA俱乐部高管,试图更客观地还原王大为在CBA公司任职的成绩、处境和遭遇的挑战,以及CBA联盟内部关于CBA运营之道的理念分歧。

王大为用成绩赢得尊重,媒体默契维护其声誉

从球迷和媒体角度而言,王大为任职的这422天确实让CBA在竞赛组织、商务开发、宣传推广、球迷培养等多个方面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虽然仓促离职、任期较短,但对于CBA职业化进程的贡献有目共睹。当初,体育大生意之所以率先披露王大为拟出任CBA公司CEO一事,也是因为迫不及待希望看到他对CBA职业化有何独到见解。而王大为履职后确实加速了CBA2.0战略的推进速度。

在他任内,CBA效仿NBA制定出工资帽制度,针对裁判管理提出“獬豸计划”,对重点场次进行包装,推出“黄金焦点战”、“钻石焦点之战”,招商层面,先后引入了伊利、快手、长隆、麦当劳、盼盼豹发力、美凯等新的联赛官方合作伙伴和赞助商,同时在2020年疫情期间又与中国移动咪咕续签下5年长约,其中既含版权续约合同,又新增了中国移动的官方合作伙伴赞助商席位。同时,他倡导CBA粉丝年轻化策略,虎扑成为官方球迷社区……

总之,他给CBA带来诸多全新气象。对待媒体更是和善可亲,毫无架子,对媒体的诉求事无巨细总是及时响应,这点让很多媒体人都印象深刻。尤其是能让CBA克服重重难题如愿成为中国首个复赛的顶级体育赛事,这点尤为让人钦佩。

回首这422天,王大为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媒体和球迷的尊重和爱戴。值得一提的是,从7月14日起,篮球圈就开始有相关桃色流言传出,随着时间推移,各种有鼻子有眼的细节越来越多,连一些足球等领域的都开始“吃瓜”并求证核实。尽管私下在“吃瓜”,但篮球媒体自始至终没有一家主动爆料以谋求所谓的爆款新闻、10W+,大家都非常默契地维护着中国篮球、CBA和王大为本人的名誉。

一位足球在求证不得之余感慨道:“还是你们篮球媒体厚道、团结,这要是换作足球圈,早就捅破天了。”可惜,所有中国篮球媒体人难得的默契依然没能挽回此事的发酵,甚至是登上微博热搜。

下属力挺王大为称其辞职因需要休息,CBA俱乐部称其理念水土不服

但必须指出的是,媒体和球迷对于王大为的高度评价,却并不能赢得一些CBA内部人士的认可,甚至在CBA内部,CBA公司员工和CBA俱乐部高管之间对王大为的印象都有点巨大的差异。围绕王大为仓促下课一事,由于话题敏感,CBA相关人士均选择匿名。

一位CBA俱乐部高管坦言,他对王大为无法长期在CBA任职有心理准备,因为他觉得王大为在CBA明显水土不服,但绝对没想到他会离职这么快,也没想到他会是因为桃色事件而离职。而一位曾在NBA中国追随过王大为、此后又跟随王大为加盟CBA公司的下属则认为,王大为是因为心力交瘁所以才选择辞职休息的。他直言自己也并不清楚在青岛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敢肯定王大为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去职。但他认为,王大为与其说是被迫辞职,不如说受到压力后心灰意冷,早已疲惫不堪的他决意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据这位下属直言,在过去这一年间,王大为虽上有CBA公司姚明的力挺,下有CBA公司众员工的拥戴,但他的很多主张和提议总是得不到积极的响应和有效的落实。比如王大为认为CBA在新媒体运营层面完全做得更出彩,更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各家俱乐部理应组建自己的品牌推广专业团队来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但CBA俱乐部目前最看重的是竞技成绩,CBA俱乐部的人员配备主要是围绕竞赛体系而展开,商务开发、品牌宣传等团队往往只有几个人,他们没有足够精力也没有经费去做好非竞赛之外的事情。所以王大为几次三番的倡议均没有得到相应,甚至还被指责不接地气、水土不服。

这件事在资深篮球邵化谦等人撰写的《CBA复赛背后:为请钟南山姚明“走后门” 时任CEO被俱乐部当场怼》一文也有体现,显然这绝对是有公开争执过且给各方留下深刻影响的事情:

“按照王大为的设想,疫情期间,CBA各俱乐部可以利用没有比赛的日子运营一下新媒体,像微博、快手等等。‘现在专业的人很多,你花几十万包一个团队,号很快就做起来了。’这本是一件好事,一来,可以利用这些渠道提升俱乐部、球员,包括整个CBA的曝光度;二来,这也不失为流量变现的一个方式。但要CBA俱乐部花费几十万去请团队运营,这显然是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事情。有俱乐部当场就丝毫不留情面地回怼过去:‘我们现在负责新媒体运营的员工一个月3500元,要不CBA公司出钱给包一个团队?’”

针对这事儿,一位CBA俱乐部老总则有自己的看法:“CBA都进入2.0时代了,谁不知道加强品牌宣传的重要性?但大家都知道,CBA俱乐部大多数都是亏损状态,烧的全是投资人的钱,这两年经济大形势又不好,CBA这边的军备竞赛力度反而水涨船高,投资人更要看投入产出比嘛。你每年花几十万去运营新媒体又不能短期内带来任何收益回报,试问,投资人会怎么想?CBA现在处于初级阶段,CBA公司在赚钱,但CBA俱乐部都在亏钱,所以他的有些主张显得有些脱离实际,你做任何决定都应该设身处地替俱乐部考虑一下。”

在新媒体时代,CBA俱乐部确实应该与时俱进充分拥抱新媒体从而提升品牌美誉度,但与此同时,更实际的问题就是很多俱乐部确实亏损严重,每年的预算经费只能满足竞赛业务的需求。一个令人非常意外却引人深思的案例就是,近日北控男篮被北京电台《新闻热线》栏目曝光拖欠队标设计师7万元设计费长达一年半之久,至今仍未解决。

要知道,北控男篮隶属于北京控股集团,北控集团是北京市国有独资企业,财力雄厚,本赛季的大手笔引援花费可能接近亿元大关,但在2018年品牌升级的过程中居然拖欠了logo设计师7万元,这哪里是升级品牌,简直是给品牌抹黑。财大气粗如北控者居然会拖欠7万元设计费,并且在媒体多次曝光后仍迟迟不予兑现,这真的是让世人再次意识到CBA俱乐部光鲜亮丽背后的残酷一面。

NBA职业经理人难获CBA江湖认可,王大为获赞工作狂但被指理念超前

在另一位CBA俱乐部老总看来,王大为的很多提法和举措都是从NBA照搬过来的,必须承认,好多提法都很高大上,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当并不适合当下的CBA。

“各俱乐部最关心的是其实是,如何尽快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赛氛围和实力趋于平衡的竞争格局。所以我们希望CBA能尽快提升裁判的专业程度,推动CBA青年梯队的科学搭建,而面对这些难点难题,王大为团队并没有给予实质性的解决策略,他更看重的是如何包装赛事、如何加大媒体的曝光率,他倡导的那些技巧策略虽然在NBA得到了验证,但未必一定适合CBA,25岁的CBA现在只能走,一跑就可能摔跟头,无论是资金投入力度还是球员硬实力都和他的主张并不匹配。我们承认他是个工作狂,有理想有抱负,但他的理念有些超前了。”

联赛文化水土不服、空降派无法赢得各方信服、团队薪水太高却无法破解核心问题……这是几位CBA俱乐部高管透过现象背后普遍给出的他们的观点。并且,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从一开始,姚明选择让王大为出任CBA公司CEO时,无论是CBA公司内部还是CBA俱乐部都有些意外和不理解。

时间回到2019年5月24日,王大为经CBA董事长姚明提名、经CBA董事会同意后出任CBA公司首任CEO。在此之前,他曾先是在2008北京奥组委任职五年,后加入NBA中国并任职超过十年,一步步升至NBA中国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在官宣之时,姚明曾给予其高度评价:“我充分相信,王大为先生丰富的国际体育产业经验和中国人特有的本土情怀以及创新型的产品化思路,将进一步扩大CBA联赛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从而实现CBA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

尽管姚明对王大为期待甚高,但毋庸讳言的是,从姚明提名王大为之初就在CBA内部遭遇了不小的阻力和质疑。众所周知,CBA公司于2016年9月22日正式成立,经中国篮协授权,获得CBA联赛十年(2017年——2027年)的运营权。CBA公司首任董事长是时任篮管中心副主任后又接任主任的李金生,姚明出任副董事长。

此后按照既定安排,当选中国篮协主席的姚明在2017年初接替李金生出任董事长。中国篮协也从CBA公司退股,CBA公司所有股权由20支球队平均持有。姚明作为中国篮协主席则出任CBA公司董事长,七家比较有威望的CBA俱乐部投资人担任董事和监事,CBA公司运营所有成本由CBA所有俱乐部分摊,中国篮协每年从CBA公司营收中提取10%作为授权费。

在CBA公司获得授权之前,中国篮协一直将CBA公司的商务运营权外包给商业公司来招商运营,而竞赛组织权则由篮管中心竞赛部内设的CBA联赛办公室具体负责。在CBA公司获得联赛运营权后,为保证平稳过渡,所以CBA公司董事会聘请了三位高管,其中,央视体育频道创始人、盈方中国前董事长马国力出任CBA公司董事长顾问,篮管中心竞赛部主任、CBA联赛委员会秘书长、CBA 联赛办公室主任张雄担任CBA公司竞赛总经理,盈方中国前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蒋健出任CBA公司商务总经理。

这三大人事安排当时在业内引起巨大轰动,毕竟这三位都是非常资深的中国体育产业专家,在篮球领域均从业多年,他们的加盟能够为初创的CBA公司保驾护航。马国力主要为姚明充当顾问,CBA公司在公司日常运营层面实行CBA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双总经理制,张雄分管竞赛,蒋健分管商务,两人各管自己过去最熟悉的业务。此后,CBA提出五年发展规划,整体稳步改革,竞赛层面不乏亮点,CBA的商务收入也持续创造历史新高。

在稳步过渡的这两个赛季中,姚明认为CBA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他曾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内招聘CEO等高管。于是在2019年5月,他选中了王大为这位在NBA任职多年、和自己理念相投的旧人来出任CBA公司首任CEO。这一人事安排直接打破了此前的双总经理直接向CBA董事会负责的权力机构。

犹记得,当体育大生意率先披露王大为入主CBA公司的消息时,一位CBA公司总监级别的人士愤愤不平,他直言自己并不认为年纪较轻的王大为的资历足以盖过已服务中国篮球多年的张雄和蒋健。“在NBA中国从未当过一把手的王大为更适合去给姚明当出谋划策的智囊,而非走向前台统领各方的总裁,CBA公司只有各方都能信服的人才能领导,姚明自己当CEO大家都信服,但他又懒得管日常琐事”。无论如何,随着王大为出任CBA公司CEO,CBA公司内部人事也随之迎来一定程度的洗牌和部门重组,王大为也陆续引入新人组建自己的团队。

除了打破原有人事架构、在CBA公司内部引起质疑外,一些CBA俱乐部老总从一开始也不认可王大为这位空降派。相比于服务中国篮球多年的张雄、蒋健这两位熟面孔,王大为虽然在NBA中国任职超过十年,但主要只负责商务工作,对于更注重江湖资历的中国篮球而言,他仍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对中国篮球并不了解,也无根基。

一位CBA俱乐部副总曾对体育大生意关于王大为出任CBA公司CEO的报道予以质疑:“NBA中国只是NBA在中国的办事处(编者注:其实从2008年起,NBA中国已从办事处升级为独立运营的公司),负责的也就是那些商务工作,而CBA公司CEO要负责的是一个近千人的本土联赛,这能一样吗?”所以,无论年龄还是资历,这些老江湖们从一开始都并不信服他。

王大为年薪400万曾引董事会不快,倡导降薪激怒球员

另外,王大为本人的薪资标准和他组建新团队的薪水成本也让CBA董事会有些介怀,据传,王大为本人的年薪高达四百多万元,他引入的职业团队同样薪资不菲,这让真正承担CBA公司运营成本的CBA各队老板有些不满。但鉴于这是姚明力主选聘的人选,最终董事会也就同意了。毕竟姚明不在CBA公司领取薪水,也无意过问CBA运营的具体事务,确实应该聘请一位CEO来负责日常大小事务。最终,王大为不仅成为CBA公司CEO,而且姚明还将CBA公司法人代表身份也让渡给王大为,全方位树立王大为的权威性。

CBA公司虽然自从2017-2018赛季以来每个赛季的收入都在创造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CBA公司的运营成本也居高不下。CBA公司不仅人员数量扩充极快,尤其是王大为到来后,无论是他的团队薪资标准还是他提出的那些包装方案所花费的成本,都让过去习惯于把经费主要用于球员薪水等竞赛业务的老板们有点咂舌。

“花钱要花在刀刃上。现在经济大形势不好,CBA投资人个个压力山大。你们媒体只看到CBA每年招商、版权收入都在上升,但其实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飞跃,那个所谓的中国移动咪咕5年40、50亿元都是炒作,天知道,实打实能有多少钱?俱乐部询问实际金额也没有得到答复。并且,CBA公司赚钱并不代表俱乐部赚钱,CBA公司商务收入是在增加,分给俱乐部分红也在涨,但俱乐部亏损也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关于中国移动咪咕这份合同究竟多少钱,CBA内部争论不休,曾向王大为求证。王大为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透露,但强调媒体的关注焦点应该是这份合同合作范围之广,而不是具体金额。而据商业媒体《字母榜》的报道,这份合同实打实的金额为5年10亿元,但并无透露消息来源。

此番复赛前,无论是复赛的筹备工作、复赛后是否使用全华班还是降薪,每次开会各方都会站在各自的利益上争论不休。儒雅的王大为从来经历过这种拍桌子叫嚷的场面,自然更难强令各方遵守指令。没有复赛前,各方都以球员复赛后的安全问题向王大为质问谁来承担风险,被吵得头大的王大为只能宣布中止会议,转而撰写长邮件来试图说服各方。而确定复赛后,外援没有回归的俱乐部主张全华班,说服外援留队的则不希望自己在外援身上付出的心血和薪水打水漂,王大为又是一脑门官司。

至于降薪,更是意见难以统一,以至于每次开会都唇枪舌剑、明嘲暗讽,这或许成为王大为离职前最大的挑战。王大为为首的CBA公司高管团队率先降薪,王大为个人降薪35%,同时,在中国篮协的支持下,CBA联盟下发《关于CBA俱乐部共同应对新冠疫情进行降薪调整的相关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希望但各俱乐部管理层和球员也能降薪。

但俱乐部高层和球员认为,CBA停赛期间CBA公司无所事事,理应降薪,但CBA停赛期间球员依旧集训,俱乐部管理层比以前的工作量只增不减,降薪并不合理,球员降薪更是会打击他们训练和复赛后的积极性。所以,据体育大生意不完全统计,CBA复赛前只有北控等三家俱乐部进行了降薪,而宏远主帅杜锋则承诺,俱乐部此前只是暂时缓发50%的薪水,后续会进行补发。

为了推动CBA俱乐部合理降薪,CBA公司绕开了俱乐部总经理直接联系各俱乐部投资人进行沟通,破口婆心阐述利弊。这让CBA俱乐部高管和球员们大为不满,并且在开会期间,CBA球员代表只是在电话上旁听了会议,根本没有得到发言表达观点的机会,这也让球员们有种被戏弄的感觉,同样私下吐槽不休。

总之,CBA一开会就意见纷争不断,这或许正是下属将王大为仓促离职归结于其心力交瘁、心灰意冷的原因吧。而很多支持王大为的人则希望王大为如果真的遭遇冤枉,一定要予以辟谣,既是对自身以及涉事各方名誉的维护,也是对CBA品牌形象的捍卫。但无论是CBA公司还是王大为本人均没有做出任何澄清,王大为本人也只是回应朋友们的关心时说:“清者自清,我深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姚明或再为CBA遴选CEO,既熟NBA又通CBA方是最佳人选

在王大为辞职后,很多人担心CBA改革中断或走弯路,但CBA董事会决定由董事长姚明主持日常工作,坚持CBA2.0发展方向,稳步推进联赛工作,这才让各方暂时长舒一口气。不过鉴于姚明同时身兼中国篮协主席,他的重心更多要放到国家队方面,所以姚明主持CBA日常工作只是暂时的过渡之举,未来,如无意外,CBA公司还会继续遴选新任CEO。

在王大为挂冠离去后,一贯令人信服的姚明也陷入了识人眼光不佳的质疑声中。2019年篮球世界杯在家门口举办,结果中国男篮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历史首次无缘直通奥运,姚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任命的少帅李楠被指责经验不足最终被迫下课,而追根溯源,姚明在考察主帅时使用竞聘制而非邀请制被指责是导致只有三名年轻教练应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CBA公司,姚明力主引入的王大为如今也黯然辞职,而在篮协,姚明提名的涂猛最终跨界成为中国篮协新人秘书长,这同样让个别篮球专业人士颇为微词。

毋庸讳言,王大为辞职后姚明的用人策略罕见地遭遇质疑。纵观姚明整个篮球生涯,恐怕也只有当年入主上海男篮时和李秋平、刘炜这些旧人未能友好分手时才遭遇过这种声誉危机。而巧合的是,当年姚明所倡导的也是NBA式的职业运营理念,而国人同情李秋平、刘炜则主要源于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从这个角度而言,姚明在CBA运营方面,其实早就遭遇过NBA职业化水土不服的难题并且落得一身狼狈,而这次王大为被迫去职则是第二次。

客观而言,篮球是一项高度依赖竞技成绩、过于强调成王败寇的运动,在篮球产业日益火热、对人才需求也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篮球选拔贤能不能只讲究江湖地位和人际圈子,用人确实应该五湖四海,推动中国篮球领导层构成的多元化,所以姚明引入跨界人才是再正常不过之举,无须过度解读和苛责。

但与此同时,中国篮球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所以在努力向NBA学习职业化成果之余,也应该结合中国篮球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客观条件,谋求活学活用,务实稳健。所以,在王大为去职后,也希望姚明能够充分考虑到王大为昔日所遭遇的困境,慎重选择一位能够既得到中国篮球界认可又能贯彻CBA2.0战略的复合型人才。简单直白说,就是要懂NBA运营之道,又通CBA江湖的人情世故。这样的人才虽少,但并非没有。

需要强调的是,在2020年夏天,CBA不仅有大批赞助商合同到期,而且优酷、腾讯、咪咕三家新媒体版权合作伙伴也面临续约问题。当初在2017年CBA公司获得十年授权时,CBA曾提出五年发展规划,其中前三年的常规赛分别是38、46、46轮,季后赛名额则从10支球队增加至12支,从2020-2021赛季开始,常规赛则增加至56轮。鉴于联赛场次增加,所以CBA当初除了跟央视等少数合作伙伴签约十年外,其余版权合作伙伴和大多数赞助商都只肯签三年以内的合同,以期在2020年夏天获得金额更高的新合同。

如今,2020年夏已经如期而至。在接下来这个休赛期,对于CBA公司而言,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随着CBA复赛即将进入季后赛,留给姚明选拔CEO的时间真的不多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不仅CEO王大为仓促离职,而在此前,在马晓飞出任NBA中国CEO后的第一时间,长期担任CBA公司董事长顾问的马国力为了避嫌,高风亮节地选择从CBA公司辞职。至于竞赛副总裁张雄主要负责竞赛业务,仓促之间很难去跨界主管商务。不幸中的大幸则是,CBA公司前商务总经理蒋健此前已应邀回归。无论如何,在这个多事的夏天,CBA的商务工作注定将面临重大考验。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