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钱已近亿+获发改委点赞,体育消费券发放能否成常态?

文 / 付政浩 来源于 体育大生意 2020-03-19 22:30:34
据体育大生意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宣布要发放的消费券总额至少14亿元。
撒钱已近亿+获发改委点赞,体育消费券发放能否成常态?

近期,发放动辄数千万元的体育消费券,已成为各地扶持体育产业、刺激体育消费的创新手段,并引起社会舆论广泛热议。而消费券这一模式甚至还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公开点赞,各地体育局对此均跃跃欲试,这一模式有望在全国各地引起效仿,并成为长期固定策略。

3月13日,南京率先宣布要发放3.18亿元消费券,共分为餐饮、体育、图书、乡村旅游、信息、困难群众、工会会员消费券等7大类。同日,宁波也宣布发放1亿元消费券,并推出健身消费券。3月18日,河北省上线体育消费券发放平台“惠美体育”小程序,将发放总值1500万的体育消费券。此外,浙江、辽宁、四川、珠海、济南、青岛等地也相继宣布发放餐饮文旅消费券,比如浙江推出总价达10亿元的文旅消费券和1亿元的文旅消费大红包,济南推出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而体育健身消费券包含在文旅消费券内。

据体育大生意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宣布要发放的消费券总额至少14亿元,其中,体育或健身消费券已接近1亿元,河北省1500万元领跑,南京1000万元紧随其后。在这其中,南京成为公认的先行者并引起全网热议。截止到3月18日,全网与南京发放电子消费券相关的信息约2.9万条,相关微博话题累计阅读数超1.85亿次。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公开点赞:“最近一段时期,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出台了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南京、济南、宁波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消费券,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对此,我们密切关注,并积极跟踪分析。我们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作为昔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如今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头号引擎。2019年中国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8%。在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如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成为各方的重要共识。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二十三家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体育总局也位于二十三家部委之列,该《意见》中三处涉及到体育,体育消费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地体育局都跃跃欲试,都希望获准能够推出各自省份的体育消费券来拉动体育消费,比如济南市体育局就在酝酿发放冰雪运动消费券。并且,很多体育产业相关人士都主张,体育消费券的发放不应该只成为抗击疫情的临时性手段,而应该成为长期举措,毕竟体育产业处于初级阶段,政府扶持时也更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最近薪出台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就鼓励体育部门设立体育赛事活动专项资金,通过奖励、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但具体如何用资金扶持、引导,这就需要方式方法的创新。 

而在这方面,江苏省同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江苏省从2016年起就开始面向全省发放体育消费券,该年度就发放了总计5000万元的体育消费券。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省为单位发放体育消费券,具有鲜明的探索意义。自此,江苏省持续发放体育消费券,每年发放额都保证至少5000万元,这种对体育消费的扶持力度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在当前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地方计划发放体育消费券的当口,体育大生意特意对体育消费券现象、尤其是江苏省的体育消费券发放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飨读者。 

德、美乃消费券起源国,英国长期发放体育消费券

放眼全球,消费券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在一战结束后,德国于1933年实行了消费券计划, 工人的工资中有一部分必须由消费券替代,消费券主要用来购买食物等生活用品。此后,美国在大萧条结束后于1939年耗资2.62亿美元开展食品券计划,1964年成为法定条例并持续至今。2008年次贷危机前后,美国将食品券计划更名为“补充营养援助计划”。

在亚洲,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日本1999年发放过高达6194亿日元的地域振兴券,主要用于消费,有效期半年。我国一些地方曾在次贷危机后也发放后类似的消费券,其中杭州在2009年发放过多达9.1亿元的消费券,是当时国内发行消费券总额最大的城市。根据调研报告评估显示,消费券在杭州的拉动效应达到了1:1.3,是直接发放现金的2倍,并因此赢得了时任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的点赞,称消费券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以杭州为例,据统计,消费券对商贸行业拉动效应为2.06倍”。

从消费券的发展演变史来看,消费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给低消费人群的补贴,比如美国的食品券和日本的地域振兴券,针对的是特定群体,在大灾之年具有救济性质。另一类则是具有普惠性质的、被赋予经济调节手段的宏观经济发展举措,这类消费券面向全体公众发放,旨在刺激公众消费动力,拉动经济增长。体育消费券显然属于后者。

放眼全球,体育消费券也并非新鲜事物。美国、英国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均曾发放过体育或健身消费券。比如,英国在成功申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曾提出“激励一代人”的口号,为此曾持续多年发放涵盖多个体育项目的家庭体育消费券。最近一次可以查阅到的新闻就是,2018年英国曾拨付4000万英镑用于发放体育消费券,涵盖了22个体育项目。

而在国内,江苏省无疑是发放体育消费券的先驱。自从2016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体育消费总规模要达到1.5万亿元后,体育总局在随后印发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要求,“十三五” 期间将着力引导体育消费。并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试行发放体育消费券”。这一提法在当时响应寥寥,唯独江苏却敢为人先,率先于2016年10月宣布要发放5000万元的体育消费券,并一直延续至今。

江苏2016年起发放体育消费券 各地能否推广取决自身实力

据体育大生意了解,江苏省发放体育消费券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江苏省体彩公益金。江苏是我国体彩销售最好的省份之一,同样也是体彩公益金使用效果最好的省份之一。

具体到发放办法,江苏是按照各市常住人口数量的比例来分配体育消费券发放额度,南京、苏州等地市是使用体育消费券拉动体育消费的典范城市,各地市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会有一笔提及体育消费券对于全民健身、拉动体育消费的重要作用,这让当地体育人颇为自豪。

江苏在体育消费方面的探索向来都比较有魄力。江苏的苏州市还曾是我国首个允许用医保卡进行健身消费的城市。早在2003,苏州市体育局和光大银行就合作开发健身卡服务。2006年,在苏州市政府的大力协调下,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卫生部门终于同意,允许一定额度的医保账户结余资金直接转入阳光健身卡参与体育健身消费。这一变革激发了苏州市人民的体育健身热情,并陆续引起了江苏省的常州、 张家港、 徐州、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宿迁、南京等 10 个城市的效仿(详情请参看《 体育产业5万亿的挖潜捷径:允许用医保卡支付体育消费 》)。 

这些年,江苏推广体育消费券的模式并未引起广泛效仿,但如今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却有望在全国引起跟风效应。疫情当前,如何提振消费动力拉动内需已成为各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在体育产业领域,免租金、缓缴社保、低利率房贷的政策未必具有普惠作用,实际作用恐怕有限,而发放体育消费券则有望成为扶持体育企业、克服体育失业风潮的有力手段。

近日,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发文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失业率明显上升,在失业重灾区中,张毅明确提出到文化体育行业。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增至6.2%,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服务业行业就业人数减少较多。

当然,关于体育消费券,国家层面对此尚未有明文规定,但国家发改委此番表态,允许各省市自行探索,而各地市能否发放消费券还要取决于自身的实力。中国人口已超过14亿,类似江苏这种经济大省固然有实力持续这么做,但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但人口众多的中西部省份则未必适合,盲目跟风反而会加重地方财政负担。当然,个别地方也未必有这种觉悟和动力。总之,各地是否发放体育消费券主要还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实力,至于能否成为长期固定模式更是要认真评估衡量一番。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