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2022年5月,《共同体》曾讨论过瞬间走红、成为热门城市休闲方式的露营。但2023年春天,有关露营退热的声音频繁响起。是精致露营的“精致”表象被戳破,还是市场需求变化后的产业洗牌?4月21日,第116期节目讨论“重新上路”的露营产业。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张闻,DBF深圳户外展总经理陈明良,体育大生意大湾区产业总监谭力文。
减热的“田园牧歌”
张闻:一年前,同样是我们三人,讨论了当时走热的露营。帐篷一撘、小腿一蹬,一种田园牧歌、与世无争的感觉就在都市里出现了。据说去年春夏期间,北京可能每天都有新的露营地开门迎客。但一年之后,大众出行更便利,露营却有了“过气网红”的感觉。陈总,是否真的是这样呢?
陈明良:网上有很多关于露营地衰退的声音,但行业发展优胜劣汰是正常的。经营不好就退出市场,经营好的目前生意一样火爆。就我的观察来看,目前预订情况比较好的露营地通常是综合性露营地。我们去年聊的露营热潮,主要是“精致露营”热潮,附带了一些下午茶、烧烤、咖啡等功能。但综合型露营地除了提供这些服务之外,还会结合其他户外运动形式,例如登山、攀岩、骑行、路亚等等。这类综合型露营地现在依然颇受消费者欢迎。跟路亚等特色运动结合,营地会更受青睐
张闻:力文,您今年还有去露营吗?
谭力文:我今年确实还没去过露营,但更多的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因为过完年后工作比较忙。而从身边朋友的反馈来看,今年我所处的广东,露营热度降低和天气有关。今年春节过后,广东有好天气的周末屈指可数,而且那种湿漉漉的“回南天”不时出现,大家的精神也没那么容易高涨起来。所以天气起码是广东这边露营退热的一大原因。
张闻:我今年有露营,但没有发朋友圈分享。可能相对于去年来说,会不会大家会变得更关注于露营休闲本身,而不是只是为了社交网络“打卡”,然后大家观感上就觉得露营不火了。
陈明良:从去年入秋以来,国内露营的热度就开始下降了。这首先有季节原因,秋冬是露营的淡季。而到今年开春,大众的消费选择比去年增加不少。露营、旅游、购物、逛街……娱乐活动丰富了很多。每一个消费者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有了其他消遣,花在露营的时间自然相应减少。这是正常现象,不适宜理解为露营发展受到影响。
大胆创新,露营也可走进室内
张闻:去年露营最火的时候,有没有从业者当时就担心这种红火只是一时的,未来要应对流量下降?
陈明良:是的。2021年的时候,一些露营装备厂家就已经有所担忧。露营行业火起来后,会带动一些新品牌、新企业加入到市场中。另外当时为了满足新增的市场需求,不少厂家需要增加生产线、人员方面的投入。而现在市场降温、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但一些去年乃至今年年初成立的企业已经加入进来了、产能已经提上去了,肯定会加大竞争压力。
很多企业已经做内部调整,并且开发新的销售渠道。露营常规渠道就是户外场景,包括去年最常见的找片草地支起帐篷等形式。而现在,商场、咖啡店、餐厅也开始加入露营元素,例如有咖啡厅选用露营桌椅,把用餐环境打造成户外风格。还有一条新渠道是家居。有些品牌商推出了户外风格的家用产品,满足一些家居软装风格需要。经过近年的传播后,大众已经认识并且接受露营作为一种美学风格的特色,所以也愿意在家里加入相关元素。
张闻:陈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露营不是下行、只是增速减慢。我近期看到一个数据,指出露营在五年前可能只是一个十亿元规模的市场,2019年达到百亿,现在可能已经达到千亿了,可见露营产业确实经历了高速成长,今年增速略有下落也是正常的。有人会说高速成长背后也有野蛮生长,是这段时间里出现了什么行业乱象吗?谭力文:之前的节目讨论体育消费时我就提过,我曾经在露营消费的时候踩坑,露营地没有按承诺提供指定的食物。现在露营降温,其实有助于倒逼整个行业更新换代,驱使企业升级产品、升级服务,例如像陈总所说那样扩大经营范围。行业服务能力增强,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就能持续吸引客流。
以餐饮和运动特色寻求更大利润点
张闻:力文提到了露营的“坑”,投资露营其实也有“坑”。我发现有不少报道提到有的露营地的属性为耕地或者非商业用地,但有些投资者没了解清楚就拿下这块地,最后被勒令拆除,损失很大。
陈明良:用地问题确实是露营地业主潜在的最大风险。一般来说,露营地里都是非固定建筑,申请经营的手续不算繁琐。但一旦占有到耕地或者林地,就很有可能被要求拆除。另外露营地管理问题也是一大风险点,排污排水、垃圾处理、原生态影响等等方面,都会影响到露营地经营。所以假如没有事前做好场地选择、建设规划等功课,露营地会面临比较大的生存危机。
不过从整个露营行业来看,发展的趋势仍在。例如现在国内开始逐渐兴起单人露营。近年露营地发展起来后,一些新入坑的消费者会逐渐不满足于露营地,选择深山野林中适合的位置野营。那么将营地品牌、装备制造、旅游配套等等方面都加起来的话,露营市场的盘子还是非常可观。
张闻:上次节目我们也提过,露营是产业链非常长的行业。产业链长意味着行业中赚钱的切入点多,因此大家对露营行业的激情还在。如果还有年轻人想进入这个行业,现在是好时机吗?陈明良:现在如果只是经营一片草地,以出租帐篷为主,可能很难盈利了。对露营地来说,更大的利润点在于餐饮。所以目前入局露营,可能需要把握餐饮服务的品质或定价。一般来说,如果带着餐饮经营经验入行,优势会更大。因为你要靠好的食材、好的饮品口味去吸引消费。
另一种入行方向就是开头提到的综合性露营地。如果露营地有水域,可以做桨板、路亚;如果露营地靠山,可以做登山、徒步等等。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将露营融于一个特色运动场景中。最好营地的主理人本身是运动爱好者,能指导消费者完成各种特色运动项目,像一名领队一样。
做露营地可以有餐饮和综合两种方向,同时露营行业还有其他可以挖掘的机遇。例如国内目前仍然没有很成熟的营地预订小程序或APP,随着行业发展,这方面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大的需求。
张闻:之所以提出这个“时机”问题,是我发现当前有不少从业者退出,退出的过程中会转手设备或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如果真的对露营行业感兴趣,同时又想到自己切入的细分赛道,今年入局的成本也许比去年低。感谢陈总帮我们揭开帐篷的帘子,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露营市场。高山、白云、海洋都是大家所向往的。经过去年的大曝光,露营概念被更多人了解,肯定还是比作为一个小圈子更容易越做越大。今年我会继续身体力行地露营,享受人与大自然的亲近;也期待更多人把露营的生活方式搬到家里,享受陈总所说的露营美学。感谢两位嘉宾,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