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印发《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行动,在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中安排16%以上用于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主要配套“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三小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和门球。到2024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10分钟健身圈”,有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行动计划》强调,实施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体育公园,足球场等利用天然草皮建设的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计入绿化用地,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不低于20%,公园绿地率不低于65%。
此外,将实施桥下空间嵌入体育设施建设行动,借助桥下空间整治和城市风貌提升契机,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依据所在的地形、环境以及道路本身构造情况,推动“桥下空间+体育健身”改造更新,建设更多群众身边的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