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北京市体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健身场所疫情防控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全文如下:
当前,北京连续几天出现社会面病例,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存在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在市、区有关部门组织的疫情检查中,发现包括区属公共体育中心在内的多处体育健身场所经营单位存在防控措施落实不严等问题,有的对从业人员管控不规范,有的对健身人员排查不严格,甚至违规开展体育服务等,凸显了体育健身场所疫情传播风险。这些问题都表明体育健身场所在疫情防控责任和措施落实方面存在漏洞和短板,成为疫情防控重点领域。为严格落实“四方责任”,按照“快、严、准、细、实”防控要求,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进一步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网,坚决堵塞防控漏洞,严防体育健身场所出现新的疫情“放大器”,现将有关工作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各区体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认识与研判,提高思想认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绝不能有丝毫松懈。要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以更彻底的措施弥补漏洞、防止反弹,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按照本市疫情防控统一部署要求,各体育健身场所经营单位要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查漏补缺、立行立改,坚持举一反三,坚决堵塞防控漏洞,补齐措施短板,扎实做好体育健身场所疫情防控工作,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传播。
二、加强督导,压实责任。各区体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突出检查重点内容(见附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对体育健身场所开展多轮次、全覆盖检查,督促体育健身场所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各体育健身场所经营单位要严格按要求设置防疫检查岗和防疫督导员,对进入场所人员逐人严格落实测温、扫码登记、查验72小时核酸等措施,严格落实“逢进必扫、逢扫必查”的要求,严把场所“入口关”。对从业人员要建立规范台账,加强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管理。要重点加强对青少年线下体育培训、线下赛事活动和地下空间健身场所违规开放情况的查处。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通过受理举报、舆情监测、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多种方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市民群众对违反防疫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举报,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
三、严肃查处,及时通报。各区体育部门要加强与属地街道和相关部门的联动,对体育健身场所有关违反疫情防控要求的行为,加大惩戒曝光力度,对未严格落实扫码查验等防控要求的单位给予提示提醒、约谈诫勉、责令改正、公开通报;一周内两次以上(含两次)被提示提醒、约谈诫勉、责令改正、公开通报的,或者未严格落实防控要求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证照等行政处罚。同时,市体育局将持续对违规开放和不落实防控措施的体育经营单位进行通报曝光,共同督促体育健身场所经营单位切实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共同创造和维护健康安全的体育健身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