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亿养老市场迎来国家战略,老年人体育的六个赛道大有可为

来源于 体育大生意 2021-11-26 08:25:49
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
20万亿养老市场迎来国家战略,老年人体育的六个赛道大有可为

日前,随着超高规格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意见》中,体育被列为应对老龄化的举措之一。而眼下,我国老年人体育需求旺盛但服务缺口巨大,相关体育设施也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扩建,老年人体育将会成为一个潜力巨大、发展快速、针对性强、国家重点扶持的朝阳产业。而据工信部此前预测,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显然,老年人体育产业将是这20万亿产业链中的组成部分。

根据联合国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属于老龄化社会,达到14%就是深度老龄化社会。我国从1999年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20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亿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亿人,占13.50%,各项数据持续创造历史新高,我国已经濒临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边缘。可以预见的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老年人体育行业也将迎来非常稳定的政策扶持大环境,国家鼓励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养老产业。

此番《意见》第(十七)条提出:提升老年文化体育服务质量。各地要通过盘活空置房、公园、商场等资源,支持街道社区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实现老年人娱乐、健身、文化、学习、消费、交流等方面的结合。培养服务老年人的基层文体骨干,提高老年人文体活动参与率和质量,文化和旅游、体育等部门要做好规范和管理工作。开发老年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老年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县(市、区、旗)应整合现有资源,设置适宜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场所。

体育健身不仅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举措,而且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产业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当前,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延迟退休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此番《意见》也提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深入开展“银龄行动”。而老年人想要在六十多岁继续发挥余热、灵活就业,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是前提条件,所以,老年人加强体育锻炼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在1983年就已成立了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多位高层均曾先后受邀出任名誉主席。在我国首次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就及时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通知》,这是我国第一份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体育工作文件。整体而言,我国老年人体育行业的起点高、基础好,但产业化的基础却很薄弱,老年人体育更多是国家福利和形象工程。随着我国现有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9亿,老年人体育消费全部由国家负担已不现实,国家鼓励社会投资老年人体育产业、国家出资购买社会服务是更切实的办法。

日常生活中,子女在劝说老年人接受新生事物时往往不得不“软硬兼施”,在体育大生意看来,发展老年人体育产业同样需要“软硬兼施”,我国值得重点布局的老年人体育细分赛道从软硬件层面分为两大类六个赛道:硬件方面有体育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健身房、老年人智慧体育产品,软件方面有老年人体育培训、体医融合、老年人体育赛事运营等细分赛道。

硬件赛道:体育设施亟需适老化改造,上海首创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我国长期以来都把青少年和老年人作为全民健身计划惠及的重点人群,2014年国发46号文就已提出,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但当前,我国社区的体育公共设施出现一种怪现象:一方面,社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闲置,利用率低,造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适合老年人的专业场地器材却并不多,且部分健身设施陈年老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使得想锻炼的老年人无场地可用,严重伤害了老年人的体育热情。于是,老年人和青少年抢占篮球场的新闻不时就见诸报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对各类生活器材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已成当务之急,体育领域同样如此。不仅原有的体育公共场地设施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而且新兴的智慧体育也需要在生产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使用的便捷性,此外,诸如上海市还出现“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等专门面向老年人的社区多功能健身房。

在体育场地设施适老化改造方面,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做法就是在增设能够普惠老年人的老年人健身步道,这成为国家“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的重点,国家部委为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准备的补贴资金高达20亿元。

其中,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印发的 《“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 专门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给体育公共场地增设健身步道。并且新建的健走布道长度不低于5公里的健走步道、登山步道不低于10公里。而在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 《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的体育公园数量将达到1000个左右。其中,明确要求,这些体育公园内必须要有满足中老年人群需求的健身步道、健身广场。

在老年人智慧体育产品生产研发方面,体育总局在2020年年底就已印发落实国办《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既要加快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让老年人享受到智慧体育健身的发展红利,又要切实解决老年人参与健身过程中运动智能技术的困难。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印发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设备在老年人居家、健身等多种场景的集成应用,提升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能力。

具体而言,为老年人进入体育场馆、使用健身器材提供线上线下多种服务,不断探索、丰富老年人参与赛事活动、智能健身的方式,提高智能健身程序的适老化程度。探索通过5G、超高清、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帮助老年人便捷享受在线观赛等智能化服务,通过老年人智慧体育产业的升级改造,不断提高老年人参与赛事活动便利化、智能化水平。

在老年人健身房打造方面,当前我国上海出现了一批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的专业老年人健身房,这一模式为全国首创,上海市体育局在2021年为18家健身房授予首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称号,其中7家免费开放,11家以每月99元包月的低收费公益开放。上海市体育正逐步示范推广,希望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不少于100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软件赛道:体医融合前景广阔,老年人体育赛事现金流充盈

以往老年人体育服务供给主要是国家提供的福利,但当前我国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02亿人,国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其中的重点是为老年人提供体育技能培训、体医融合技术服务以及举办老年人体育赛事。

我国长期以来,在老年人体育技能培训方面主要依赖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长期以来存在巨大的缺口,平均每千人只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曾明确提出,2030年要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我国不仅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少,而且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多是公益性质的兼职人员,所以日常上岗率偏低。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和“上岗率”两方面的缺口让很多老年人很难得到相应的体育技能培训。有鉴于此,当前,出现了一些针对老年人体育技能培训的专业机构,其中以指导太极拳、广场舞、门球、钓鱼、气排球、柔力球等项目为主。

体医融合在老年人群体中拥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老年人进一步提高了体育健身的意识。体医融合不仅可以通过全民健身将健康关口前移,还可以通过运动处方治疗很多慢性疾病,前景非常广阔。在体医融合探索方面,江苏走在了全国前列。

2021年,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卫健委在南京签署体医融合战略合作协议,将体医融合相关产业纳入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支持范围,支持各地各相关企业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个性化的新型体医融合设施设备和产品。在省体育消费券中安排200万元,专项支持群众参与慢性病运动干预服务消费。江苏省体育局已启动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个性化、精细化的江苏省运动处方库。推动将体医融合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包含体质状况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

在举办老年人体育赛事方面,目前我国很多老年人体育赛事都是公益性质,但往往缺乏专业的包装和运营,媒体曝光率低,老年人参加意愿不高。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全国老龄办等12部门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各级体育部门要积极为老年人开展体育赛事活动提供服务保障,并通过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来承办赛事,定期举办全国性和区域性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

其中,老年人体育赛事重点是利用全民健身日、节假日、纪念日、庆典日,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地动员、组织老年人举办社区运动会、家庭运动会、楼群运动会等活动,开展体育表演展示交流,突出参与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人品牌活动。

近年来,不少企业在首次承办老年人赛事后都非常惊喜,认为老年人赛事在三个方面比很多专业体育赛事更具吸金能力:一、招商难度低,老年人消费能力突出,很多大品牌乐于赞助老年人赛事;二、现金流充盈,老年人养成了非常良好的缴纳报名费的消费习惯;三、赛事能够争取更多政府补贴和景区支持,很多景区都力邀赛事在本地落地,消费潜力巨大的老年人能够拉动当地的体育旅游消费。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